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”,立德才能树人。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,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,郑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把德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、各个环节,依托“全员导师制”,实现全程育人、全员育人、全方位育人,引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。
学生人人有导师
周五晚7时许,一周的工作告一段落,郑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政教处主任田诺突然想起,这周约定了“导师与学生的见面”,他赶紧来到高三三班教室,喊出小吴和小彭两位同学。田诺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谈起,逐渐让他俩放松下来,两名学生很快打开话匣子,积极与老师攀谈了起来。
小吴是体育舞蹈特长生,专业课成绩稳定,接下来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文化课复习当中;小彭是文科生,上次的班级考试成绩不太理想,需要适时安慰,调整好心态。田诺针对两个学生不同的需求,分别给予了针对性的鼓励、安抚、建议和指导。师生约定两周后再见面,而在这期间,学生遇到问题可以随时找导师交流。谈话结束时,两位学生愉快地向导师挥手告别,一身轻松地回到了教室。
每一位学生有需要的时候,老师都能够及时地出现在他们身边,恰当地帮助他们,让他们都能平等地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,郑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“全员导师制”的实施,让这一切成为了现实。
师生发展共同体
学生人人有导师,教师人人是导师,在该校,从校长到老师,每一位教职工都是导师,每位导师带7~10名学生,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,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,为他们提供思想引导、生活帮导、学业辅导、心理疏导、选课指导、生涯向导等全方位的“VIP 服务”,通过“导心、导学、导德、导情”, 打造了一个全程、全员、全方位的育人体系。
“全员导师制”让“教育回归育人,关注学生成长”,让师生感情更加和谐,让心与心的交流更加真诚,同时,也推动了学校教育氛围和教育关系的重构,教师走近学生,了解学生,指导学生的同时,也在不断提升自我;学生在老师的关爱下,激发更多内在动力,前进的每一步都变得更加坚定。
教书、育人,一师两责。“全员导师制”厚植教育的宽与长,传递的是爱与温暖,助力学校将多层次、多方位的教学落细、落小、落实,推动育人的实效化和科学化,打造了师生发展共同体,搭建成长合伙人机制,实现教学相长,育人育己。
培根铸魂育栋梁
学校教育,德育为魂。作为推进德育工作的一个有效载体,该校“全员导师制”强调的是“个性化、亲情化,渐进性、实效性”的教育模式,真正实现心灵对心灵的呼唤,情感对情感的温暖,灵魂对灵魂的引导,智慧对智慧的激发,这也正是学校立德树人、立根塑魂的意义所在。
在“学习雷锋好榜样”“传承红色基因,争做时代新人”“清明祭英烈”“童心向党、礼赞百年”和“忆英雄、赞英雄故事会”等主题教育活动中,唱响红色教育主旋律;在母亲节感恩教育、植树节环境教育、清明节传承民族精神、中秋节感悟传统文化等节日活动中,锻造精神品格,树立远大志向;在多彩社团活动课程、缤纷校园生活中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,塑造集体意识和责任感……为了更好地达成“为了每一位学生终身发展”的教育理念,学校秉承“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,处处都是德育教育阵地”的理念,整合德育资源,将主题教育、节日活动、经典诵读、劳动技术、思品课堂等纳入德育课程,使德育课程系列化、德育活动日常化,引导学生学会尊重,学会感恩,学会做事,学会做人,从而向真、向善、向美。学校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活动的各个方面,潜移默化中,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。